很多參展商在參展的時,都對展覽設計搭建流程有自己的理解,找個專業的展覽公司設計出圖施工搭建就可以了,這樣子理解的前提是跟專業的展覽公司合作,展覽設計搭建合作流程是有一套全面的,那么以下就是最全面的展覽設計搭建流程,僅供大家參考。
1、確定意向
通過電話、郵件等網絡方式確定設計安裝意向;
2、資料提供
參展商提供展位平面圖、展示需求與設計素材;
3、設計意圖
根據參展需求確定設計風格、以及展示效果預案;
4、設計方案
設計師整理需求信息與資料,開始設計方案;
5、方案修正
與參展商溝通對設計方案初稿進行修改調整直至定稿;
(圖為麥克維爾展臺設計效果圖)
6、預算報價
根據定稿方案確定最終材質,出物料報價清單;
7、簽訂合同
預算審定后雙方簽定委托設計搭建合作協議,付預付款;
8、展館申報
向展會主辦方申報,辦理押金手續;預定水氣電等設備;
9、物料制作
根據已確認的施工圖紙開始制作、編排施工進度表;
根據大會的時間倒推制作籌備時間進度表,確保展會順利進行,一般提前2-3個月開始籌備設計;
10、預搭建
制作完成進行車間內預搭建,對木工校對,安排噴漆與電纜預埋;
11、進館安裝
打包報關運輸,準時進場搭建,部署木工電工美工依次安裝;
12、產品放置
搭建完成后協助客戶擺放產品;
13、工程驗收
搭建工作竣工后雙方現場驗收,簽驗收單;
14、展期維護
安排技術人員現場維護;
15、撤展清場
展臺拆除,按展館要求清理,簽好清潔單,以便退回搭建押金;
16、意見反饋
對客戶進行回訪、提高服務,預定下一屆展示服務。
對以上的展覽設計搭建全流程,不僅僅參展商要理解,專業的展覽公司肯定了解,參展商如果想更專業快速達到一個展會效果,建議找專業的展覽公司,深圳信可威展覽展示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廳設計、展臺設計搭建的展覽公司,憑借18年專業的市場經驗,合作過上百個參展商。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全球經濟的不斷融合,展覽會已成為企業展示技術實力、品牌形象和開拓市場的重要平臺。2024年慕尼黑展會作為行業內的一大盛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競相參展。信可威作為專業的展臺搭建商,有幸承接了海威集團的展位設計任務。本文小編詳細分析海威集團2024年慕尼黑展臺的設計思路、布局規劃及搭建流程,為即將到來的展會做好充分準備。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以下是對一個36平方米展位的展臺設計案例分析,以及如何在五萬元預算內完成展位的設計、布置和搭建。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金融辦、深圳銀監局、深圳證監局等共同承辦的第十五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以下簡稱深圳金博會)將于11月5日至7日在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舉辦,展會面積3萬平米。金博會創辦于2007年,迄今已成功舉辦十四屆。金博會共吸引了參展機構2000多家、舉辦了專業論壇及推介路演活動330多場、觀展參會200多萬人次、海內外媒體追蹤報道200多家、新聞發出及轉載量300多萬次,引起了金融、企業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參與。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艾里德爾是一家專營玻璃制品的公司,生產各種用于衛浴間的高品質的制品以及其他產品。這次大規模的二次企業設計著重于建立一個溝通的新形象。公司的核心技術區標明“玻璃文化”,蜻蜓的圖案也在無聲勝有聲地傳達著這一精神。有序排列的展品構成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世界,陳列在IFH展臺上:艾里德爾的玻璃文化被賦予了生命,變成了虛擬日常生活中可以體驗到的東西,展現著它在日常應用中的無限可能。
比亞迪此次500平方的展廳制作,信可威作為其長期展覽展示合作伙伴,全程設計、跟單、裝修、驗收全過程,歷時15天。
中國國際教育裝備(上海)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已成功舉辦五屆。2020年,以“賦能教育”為主題的博覽會設“空間賦能”和“技術賦能”兩大教育案例,分別展示了“百所”長三角地區中小學校學習空間應用實踐和“百個”國內外教育技術裝備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應用實踐,助推了長三角教育裝備工作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同步舉辦國際教育裝備專題論壇,在線直播觀看量超過11萬人次。博覽會還鏈接專業平臺,展示教育技術裝備行業成果,推動“互聯網+”教育裝備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