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月亮之上Moon and Beyond太空藝術大展”于2019年12月18日,在廣州市天河區海心沙展覽館隆重開幕。大展以沉浸式虛擬現實形式,再現浩瀚神秘宇宙空間,展示人類探月航天歷程,體驗太空漫游的無限激情。大展主辦單位領導、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梁均達和天河區相關部門領導,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中央、廣東省及廣州市主要媒體記者,以及有關單位代表應邀出席開幕式。
走進太空浪漫極致之地(展覽效果圖)
為呈現本次展覽恢弘的效果,特邀意大利頂尖多媒體設計團隊Crossmedia,運用Matrix X -Dimension技術為展覽打造巨型360°高清環繞立體沉浸式體驗廳,并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及NASA提供的權威影像數據,用VR, AR等交互體驗,讓觀眾進入虛擬現實的星際世界,體驗一段從宇宙到天文學歷史再到藝術享受的旅程。
本文來源《“月亮之上Moon and Beyond太空藝術大展”在海心沙展覽館拉開大幕》,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即刪。
在廣州有這樣一家實驗室,它是我國呼吸疾病研究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專注于嚴重影響國民健康的重大、常見和多發的呼吸系統疾病研究,是國內領先、在國際上有較強影響力、集科研、教學和醫療于一體的呼吸疾病應用基礎研究與臨床防診治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
大革命時期越南革命者胡志明(后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領導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的機關所在地。館舍為20世紀20年代的建筑,是并排的兩棟三層磚木結構的樓房,建筑面積約300平方米。
廣州東平典當博物館是內地首家典當博物館。古建筑平面呈方形,北側高五層,南側高四層,建筑物外立面呈碉樓狀。如今僅存當鋪的倉庫樓,四面都有開窗,窗口都是內大外小,花崗巖石窗套,屋頂建有女兒墻,使得整幢建筑外觀上呈現出碉堡狀。屹立百年的東平大押,見證了羊城物事的興、衰、榮、辱。
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在展臺布置上,展會將強調綠色環保理念,使用可回收材料和節能設備,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世界上首座博物館就起源于大學,高校博物館植根于大學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學深厚學術和文化積淀的重要標志。2019年中山大學南校區博物館設計施工總承包開始招標。近日,從該項目施工方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了解到,目前項目正在進行主體施工,預計2021年竣工。
從化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是收藏和展示從化地方歷史文物,以及兼具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與交流功能和作用的地方博物館,是從化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
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一場以“鄱陽湖畔戰‘貧歌’”為主題的脫貧攻堅成就展覽亮相都昌縣。都昌縣脫貧攻堅成就展館自10月17日開館以來,許多市民群眾前往參觀學習,大家紛紛為都昌縣近年來脫貧攻堅工作所取得的顯著成效點贊。
亞運會亞殘會博物館館內展示面積2500多平方米,亞殘運圣火廣場面積1500多平方米,展出珍貴藏品、圖片、影像資料2000多件(套)
南昌新聞網訊8月29日記者獲悉,在南昌R產業基地,“VR+5G” 展廳建設如火如荼,預計9月25日完工。據介紹,“VR+5G” 展廳總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是2019世界限產業大會著力打造的一一個特色亮點。該展廳融合運用VR、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生動展示江西文化、智慧醫療、政務服務等“江西主題”,打造既具有行業先進理念,又展示W產業規劃全景的沉浸式體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