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迎新年。12月26日,國學文化教育展在市展覽館開展,共展出唐詩、宋詞、元曲中的經(jīng)典作品100首。作品融合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書法藝術,并配以精彩賞析短文,完美展示了“唐宋元一脈相承,詩書畫三絕合璧”的藝術。展覽由市文旅局主辦,2020年1月5日截止。圖為觀展市民正在用手機拍攝自己喜歡的作品。
國學文化教育展在陽泉市展覽館開展
文章來源:官方平臺山西省人民政府《國學文化教育展在陽泉市展覽館開展》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lián)系刪除!
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由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提出、親自部署、親自推動,是我國著眼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我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
王老吉涼茶博物館在廣州白云山腳下開館,是王老吉為慶祝品牌誕生185周年經(jīng)兩年建設完成。博物館坐落于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內的全國首家半敞開式中醫(yī)藥博物館神農草堂園區(qū)之松喬宮,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科技含量最高的涼茶博物館。
展臺設計搭建和報館時間通常會早于展會正式開幕時間。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官方文件詳細列出具體的設計搭建和報館時間,但根據(jù)過往展會的慣例,設計搭建時間一般會提前3-5天開始。因此,預計設計搭建和報館時間可能在2025年8月3日至5日左右。
簡介:辛亥革命紀念館位于廣州市黃埔區(qū)長洲島金洲北路563號,2011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是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建的全國性題材紀念館,建筑面積為20722.038平方米,總投資約3.19億元人民幣。
13日下午,“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捐贈儀式后,馬首銅像轉至正在@國家博物館 展出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與其他六尊獸首銅像(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鼠首、兔首)一起展出至11月27日。
10月22日,由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文創(chuàng)中心制作推出的黔南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脫貧攻堅展線上展館正式上線。一經(jīng)推出,該線上展館就迎來了朋友圈的刷屏。
“須彌福壽——當扎什倫布寺遇上紫禁城”展開幕式12月8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舉辦,同時拉開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活動的序幕。這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首次舉辦以歷代班禪及宮廷佛教藝術為主題的專題展覽。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長洲島內,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是國內惟一以保護黃埔軍校歷史文化建筑,展示黃埔軍校發(fā)展歷程為核心內容的紀念館。
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有植物標本22萬號;昆蟲標本60余萬號;動物標本3萬號,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等37種,以及護士鯊、豹紋鯊、翻車魚等百余種珍稀動物標本,此外還有北極熊、企鵝、鴕鳥等國外的珍稀動物標本;古生物化石標本5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