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毫無疑問是近幾年來國內最具盛名和最成功的公司,華為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而這樣子的國際行業巨頭華為有個著名的“銷售三板斧”打法,一看展館、二看實驗、三看現場會,通常情況下世界各地再牛的客戶經過華為這“三看”后基本就爽快簽約了!
華為視展館為會客廳,可以在展館把企業強勁未來展示給客戶。
任正非高度重視華為展館建設,要求展館不講歷史,講未來,客戶不關心你的過去,華為要展現的是和客戶共同創造的未來!
2011年華為開始綜合轉型,成立運營網絡業務、終端業務、企業業務和其他業務四大運營中心,所以深圳華為總部在原有F1主展館之外又新建了企業業務展館和G1創新展館等數個業務館,目前華為在世界各地建設了數十個業務單元展館。
2013年任正非在F1展館整改工作交流座談會上說:“客戶只是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子,我們也不知道客戶的未來是什么樣子,我們要知道客戶到這里來他關心什么?人家是來研究人家看不到的未來,我們從一開始就要共同去探索讓客戶看到未來,認同這個未來,只有當客戶深刻認識和理解我們,他們才會知道我們這個戰略合作伙伴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才會買我們的設備,我們才會活下來!”
展館為誰服務?當然為客戶!
任正非曾表示:“華為展館的最佳表達是什么?我們的展館應該從哪個地方切入?我們認為應該從客戶的痛點切入,我們要搞清楚客戶的痛點在哪里?我們怎么才能為客戶解決他們的痛點?抓住客戶的痛點進行表達才能打動客戶,讓客戶認可我們!”所以華為的展館沒有領導視察,沒有輝煌歷史,所有展示互動都直指痛點。
比如模擬美國城市遭遇炸彈威脅,華為平安城市系統幫助警方鎖定嫌疑人,找到炸彈;比如華為智慧城市系統及時監測每個垃圾場容量變化,指揮垃圾車及時清理。華為的技術神秘莫測,但華為的技術價值通過展館展示通俗易懂,讓不懂技術的客戶看懂華為,這也是華為業務展館在全球遍地開花的原因。
“看展館”成為華為銷售第一板斧反映了互聯網新經濟時代銷售策略的變革,要求眼見為實的客戶在簽訂合同前需要看到一個復雜技術演變為滿意結果的全過程,越來越完善的4.0智能展館幾乎可以把企業任何場景還原到展館,強大的深度沉浸體驗設備可以模擬從微觀細胞到宏觀宇宙的微妙變化,為客戶展示新產品帶來的新未來。越來越多企業正在把展館作為銷售強有力的武器充分利用,更有像華為、蘋果、小米等公司在建設好大館的同時把全球賣場按照展館標準打造,這樣一個世界級企業就擁有了數萬個母子館群。
本文來源網絡,原標題《任正非:“看展館”是華為銷售三板斧中的第一斧!》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虛擬展廳的出現帶來了創新型的學習方式,不僅僅是通過網絡可以隨時隨地瀏覽,也可以教學使用,近日,8月24日,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街道錦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同行者社工開展了“長沙記憶——走進馬王堆”傳統文化宣傳活動,邀請了省博物館講解員講解馬王堆漢墓的文化知識,通過云展廳,創新的向轄區內30多名青少年傳播馬王堆漢墓的文化知識。
2022年上海國際快遞物流產業博覽會ESYE CHINA由上海市快遞行業協會、上海市倉儲與配送協會、上海市物流協會、上海信世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一屆,本屆展會將于2022年3月17日舉辦,展會地點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30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36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450家。
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重慶自然博物館將自3月18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2025年上海國際半導體展覽會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重要盛會,其設計將充分展現半導體技術的最新成果和未來趨勢。展會設計不僅關乎展臺的外觀和布局,更涉及展品展示、互動體驗、信息傳遞等多個方面。
2020年2月29日,是文登區米山水庫建設竣工60周年。當年建設米山水庫,是在全國大興水利的時代背景下,文登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發揚艱苦奮斗、不畏艱難、眾志成城、甘于奉獻的精神,在母豬河上創造了文登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跡。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2月18日發布。
據漳州新聞網報道 連日來,位于漳州市平和縣文峰鎮前埔村藥膳文化展示廳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正搶抓施工的好時機,加快推進項目進度,施工現場,挖掘機在河道邊舞動著巨鏟,正在進行土方的開挖;施工現場車輛來回穿梭,運送土方進行回填;十幾個工人正在進行觀景臺的掃尾工作以及登山步道的施工。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展廳是展現歷史文化、文物等一種展示形式,歷史文化展廳的作用作用之一可以科普,讓參觀者通過展廳有一定的學習意義,近日,鄂托克旗蒙醫綜合醫院骨科專家特格喜吉嘎拉在鄂托克旗民族綜合職業中學成立了蒙醫藥歷史文化展廳,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習優秀蒙醫藥歷史文化。
出于防控疫情需要,全國各地博物館暫時閉館。人們不能出門,精神食糧卻不能斷。江蘇博物館系統陸續公布網上展廳和虛擬展廳,展示博物館陳列、臨時展覽、精品館藏文物,文博愛好者在電腦和手機上就可以“云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