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館是近年來在數字博物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概念,湖北省博物館音樂主題VR體驗、5g智能博物館app、360度在線文物導覽、曾侯義編鐘VR直播等特色導航服務受到廣泛關注。”“5g智慧博物館”包括三維文物展示、AR導覽、5g全景游覽等,比4G網絡時代的體驗更加便捷快捷。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說每日網目前,博物館已進入數字化時代。湖北省博物館高度重視智慧博物館建設,綜合運用感知技術、數字館藏新技術、海量數據處理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等現代先進技術,整合博物館各項資源,推進信息化建設同級陳,打造“5g智能博物館”。新技術的賦予,不僅延伸和拓展了博物館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觀眾的觀賞體驗,使展覽呈現多元化。
數字文物圖書館:“云”全景展示中華五千年文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博機構引進新技術,創建數字文物庫,進行系統的“數字化改造”,使觀眾能夠方便地獲取文物的相關數據和圖像,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2019年7月,故宮博物院建成數字遺產圖書館,館藏文物186萬余件(套),館藏文物圖片5萬幅供參考。用你的手指,你可以全景地看到中國古代珍貴的收藏品。
2025年第23屆上海眼鏡展是一個備受矚目的行業盛會,以下是關于該展會設計搭建信息。
2019年,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同時云南盤龍區的改革發展征程中,卻是極不平凡的70年。即日起,“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云南盤龍區網上展廳正式上線。網上展廳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多種形式全角度展現盤龍區發展變革。
為什么要做扶貧展廳?扶貧展廳的設計和制作,它以實物、文字、圖片、聲光、電等多種形式可以系統展示當地脫貧攻堅心路歷程及輝煌成果。近日,廣東省佛山市新屋村的重點扶貧產業——百香果種植,是2018年成立的以“村委﹢合作社﹢農戶”模式運營的扶貧產業,是積極推進“一村一品”產業扶貧政策的重要抓手。
記者從河南省洛陽市文物局獲悉,作為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將于10月19日開館。20日起,公眾可憑身份證入館參觀。博物館共設有5個常設展廳,2個臨時展廳,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大批珍貴文物在博物館首次展出。
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廳裝修、展覽展示設計、展臺搭建的展覽設計公司,同時提供展示設計,展臺設計服務,作為上海展覽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
7月14日,國家海洋博物館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有序恢復開放。
記者日前從繡山公園管理所獲悉,歷時半年的改造提升,繡山公園杜鵑文化展廳正式開門迎客。市民今后在繡山公園賞花、觀魚、踏溪嬉戲外,又多了一個了解杜鵑花科普知識、感受杜鵑傳統文化的好去處。
地方文化通過展廳這種展現形式更好與觀眾發生交流,地方文化特色是當地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當地民風民俗的濃縮品,建設展廳更好的將這種文化留存并傳播下去,近日,8月6日上午,粵西航道文化展廳正式啟用。為講好粵西航道發展故事,2019年初,粵西中心黨組決定建設粵西航道文化展廳。
考古遺址是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遺產,蘊含了古代社會各方面的信息,那么如何針對遺址的保護,對于遺址,可增設文化展廳,借助于遺址展示提供的場所,利用相關手段展示與遺址相關的傳統文化內涵,其有益于全面詮釋一個遺址的傳統文化特色,加深人們對考古遺址和相關歷史文化的認識。文化展示對于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是至為重要的,可以彌補遺址展示的缺點。近日兩會熱點,“海北遺址就位于我們墾利區勝坨鎮海北村村北,有著重大意義和文化歷史。”今年墾利區兩會上,人大代表茍增友建議在海北遺址增設文化展廳,弘揚當地歷史文化底蘊。